膜工藝處理滲濾液黑龍江鶴崗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將投用
2015-01-21 20:59:49
admin
216
據東北網鶴崗2015年1月19日訊 近日,記者在市城管局環衛處獲悉,我市生活垃圾處理場經過兩年緊鑼密鼓的建設,如今工程已屆尾聲,即將投入使用。
據了解,目前全市日產生活垃圾1000余噸,全部采用簡易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收集的垃圾未經處理,直接倒入廢棄的露天坑中,致使垃圾中的滲濾液、發酵氣體對地下水、城市空氣及周圍土壤造成嚴重污染,影響附近居民、單位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危害到市民的身體健康,也存在著安全隱患。同時,也讓市區面臨著“垃圾圍城”的困境。引進現代化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法,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方法。同時,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也于近年出臺了針對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的相關要求,即到2015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要達到80%以上,要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監管體制機制。
市委、市政府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非常重視,從2008年開始就把這項工作列入重要民生工程之一,計劃在我市建設生活垃圾處理場,并上報到省相關部門進行立項審批。經過前期的選址、環評、征地、技術攻關、資金籌措和兩年多時間的施工,目前工程已粗具規模,即將投入使用。
項目場址位于鶴伊公路西側南山林場一連處,距市中心20公里,項目總投資16708萬元,占地面積24.7公頃,總庫容539萬立方米,建設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950噸,使用期為10年,10年后恢復植被。建成后的垃圾處理場,將采用新型厭氧衛生填埋法,底層選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的雙層人工復合防滲工藝,填埋場防滲系統上設置垃圾滲濾液收集系統,對滲濾液采用原水罐加酸過濾預處理和兩級反滲透處理工藝,達到國家標準后排放,解決了垃圾滲濾液污染地下水的問題;對垃圾填埋產生的氣體建立導排回收利用系統并進行終端處理,解決了垃圾發酵氣體污染空氣的問題。工程內容包括建設垃圾收集及清運系統、衛生填埋區、滲濾液處理站、管理區以及相關的公用設施和相關設備。至2014年12月末,工程已完成垃圾場壩25.5萬立方米、滲濾夜導排系統1000余立方米、地下水導排系統12.2萬余立方米,挖筑截洪溝土方1.77萬余立方米,鋪設土工布63萬平方米,鋪設土工膜42萬余平方米,運入防滲層黃黏土35.4萬余立方米,壓實防滲層黃黏土35.4萬余立方米。填埋區導排系統、防滲系統、調節池、截洪溝、綜合辦公樓、滲濾液處理車間及設備安裝已完成。該生活垃圾處理項目投入使用后,將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對改善我市城市生態環境將起到明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