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漿”技術解決傳統草漿造紙工藝黑液污染
2014-05-14 18:33:11
admin
192
據新華網山東頻道2009年5月12日訊 解決傳統草漿造紙工藝所帶來的黑液污染問題,是造紙業公認的世界性難題。經過多年研究生產,山東德州滬平永發造紙有限公司通過生物制漿技術,徹底解決了生產高強瓦楞原紙過程中的黑液污染問題,實現了污染物的資源化生態循環利用,為我國麥草、棉稈、稻草等農業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找到一條出路。
由于草漿造紙污染難以達標,關停草漿造紙生產線,發展林漿紙一體化是我國造紙業的大方向。近年來,國家強行關停的2000多家污染嚴重的造紙企業中,大部分是草漿生產企業。記者近日在魯西北的平原縣看到,設計年產能30萬噸的山東省德州滬平永發造紙有限公司,依然在不斷消耗著麥草、棉稈等農業廢棄物。
原來,這家企業經過反復實驗,早在2000年就在實驗室里用生物化解技術成功改變了麥草制漿造紙黑液的性質,使其成為多種有機溶劑能夠直接用于麥草制漿蒸煮的原材料,初步實現了制漿污染物的資源化生態循環利用。2004年底,企業用新的生物制漿工藝技術生產出了首批合格的高強瓦楞原紙。之后,企業又投資數千萬元相繼完成了10條生產線的制漿技術工藝改造,*終形成了一套優化、完善、成熟的生物制漿工藝,在國內外首家實現了生物制漿技術的規模化大生產。目前,這家企業已成為國內規模*大的以自制草漿為原料生產高強瓦楞原紙的造紙企業。
企業以自主研發的“魯6號菌群”替代傳統制漿工藝所用的化學助劑生產高強瓦楞原紙。基本原理是,利用“魯6號菌群”代謝的產物,在一定壓力和溫度下使麥草原料中的木素結構改變、軟化,小分子量木素溶出,并使原料中的果膠、原糖類物質溶出,再利用常規制漿設備制得合格的漿料。“魯6號菌群”由長鏈菌、單鏈菌、多形態菌等組成。由于蒸煮過程產生的黑液含有大量半纖維素、木素、半糖等有機物質,為“魯6號菌群”提供養分和生存條件,且代謝旺盛,產生大量作為制漿成份的生物物質和液態游離COD成份。經過生物轉換,使蒸煮過程中產生的黑液得到自行消化,并轉化為能夠蒸煮制漿的生物液。
從2008年7月17日到現在,這家企業基本做到了廢物“零排放”。記者在企業排污口看到,只有少量來自發電環節的廢水排出,從感官上看水的顏色顯得很清潔。李敬民說,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中段水經處理后,達標回用于生產系統的洗滌用水,企業造紙環節基本可達到廢水“零排放”。僅廢水循環利用就可節約大量新水,企業地下水的提取由原來的噸紙50立方米減少到現在的2立方米。另外,由于此技術不使用任何化學助劑,在生產的整個過程中不產生任何有害氣體。記者在廠區內聞不到刺激性氣味。據測算,這項生物制漿技術噸紙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0.298噸。
山東輕工業學院制漿造紙科學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謝儀民認為,采用生物制漿工藝發展草漿造紙,適合我國林木資源缺乏的現狀,為農村麥草等農業廢棄物找到一條出路。草漿造紙所帶來生化黑泥,沒有發臭的異味,可用來加工有機復合肥,實現廢棄資源的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