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蓬勃發展2015年產值將達1.8萬億
2014-04-21 21:00:40
admin
288
據中國質量新聞網2013年12月11日訊 “十一五”期間,我國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年產值超過了1萬億元,總產值年均增長率達到15%,超出國內GDP增長率4個百分點。預計到2015年,資源循環利用總產值將達到1.8萬億元,其中固廢循環利用產業投資需求預計比“十一五”翻兩番,產業規模將達到8000億元,產業發展前景令人期待。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說:“近年來,我國循環經濟從理論到實踐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制定并實施了循環經濟促進法、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開展循環經濟試點示范建設,中央財政設立了循環經濟專項資金,組織開展園區循環化改造,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推進再制造產業化發展,出臺了投融資支持政策,發布了一批循環經濟典型模式的案例等,在試點示范的基礎上,形成了規劃指導、政策支持、法規規范、工程支撐、技術進步、傳播推廣等工作思路,推動了循環經濟在各個層面和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的發展。同時,我國也涌現出了一批技術管理先進的循環經濟企業,成為推動中國循環經濟的主力軍。”
據介紹,今年國務院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的政策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要求加大支持力度。循環經濟已經成為一些地方、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今年年初,國務院發布了《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要求加快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與此同時,如何很好地計量循環經濟中再生資源回收與循環利用,成為當前宏觀管理界十分關注的話題。管理界認為,加強資源循環利用,必須要在管理理念、管理文化、管理目標、管理方法、管理思想、質量管理標準以及管理手段等各方面進行創新,使物資和資源在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經濟環節得到合理、高效和循環利用,從而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生態效益的同步提高。
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廢鋼鐵、廢有色金屬等8大品種再生資源回收總量約為1.6億噸,節能1.7億噸標準煤,減少廢水的排放112.7億噸,二氧化硫的排放374.6億噸,固體廢棄物33.9億噸,其中再生銅產量約為275萬噸,占我國銅產量的45%。另外,2012年農業秸稈綜合利用量已經達到了6億多噸。實踐證明,發展循環經濟對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擴大就業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資源枯竭城市歷史遺留問題依然十分嚴重,產業發展對資源的依賴性依然較強,可持續發展壓力較大。財政部副部長劉昆指出,中央財政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不斷完善財稅政策,提高加大資金投入,形成了一系列較完備的循環經濟財稅政策支撐體系。這些政策的實施,對推動企業和社會層面循環經濟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央財政支持的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園區循環化改造,廢棄物利用試點,由地方政府為主推進,促進了產業集聚和產業鏈發展,提高了資源產出效率,逐漸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近年來,我國工業化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已經成為第一工業大國,去年我國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了91.6萬億元,工業增加值規模近20萬億元,對我國經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工信部副部長蘇波稱,“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能源資源和環境約束問題越來越突出。環境污染、地下水污染等嚴重的污染事件頻發,特別是去年冬季以來,區域性的環境大氣問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支持工業綠色發展,循環經濟是從源頭上減少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能源資源消耗和廢棄物的產生,大力推進再利用的資源化,促進資源高效利用的經濟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