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蕭山區城市河道管理處建成生活污水生化處理系統
2014-04-20 18:12:55
admin
146
據蕭山日報網2013年12月26日訊 杭二棉社區內有條施家橋河支流,這條100多米長的河道是條斷頭河,原先水質黑臭,排澇不暢,為居民所詬病。*近,小區居民們驚喜地發現,河道水質清了不少,臭味也有很大緩解。原來,區城市河道管理處在河道源頭處建了一座智能“污水處理廠”,24小時清理附近小區生活污水,杜絕污水直排河道。一旦杭二棉社區因暴雨產生積水時,還可啟動自動排水模式,治理困擾杭二棉社區多年的“水患”。
一天處理200多噸生活污水
這其實是一套生活污水生化處理系統,其功能和小型的污水處理廠差不多,而且全程都是自動化處理。在這套系統中,施家橋、杭二棉社區部分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隔柵井,去除較大的固體雜質后,就會進入集水泵井,過濾漂浮雜質和泥沙后,進入生化池凈化。
生化池是污水處理的主要環節,這個系統中有兩個生化池,A/O生化池凈化水質,MBR生化池截留有效菌種。打開A/O生化池的蓋子,只見兩股水流不斷地進入生化池,其中一股水流為生活污水,另一股水流混合了大量活性好氧高效的生物菌,這些細菌可以高效降解水中的各類污染成分。經過凈化的水再流入MBR生化池,池內抗污染能力強、過濾精度高的超濾生物膜,可以有效截留有效菌種,這些菌種已和污水中的污染物混合,變成污泥的形態,一部分通過回流管回流到生化池,繼續行使去污凈化水質的使命,實現循環利用,剩余污泥通過槽罐車外運。“我們會根據污水里污染物的不同,調整投放的菌種。由于實現了可循環利用,一般來說,只需半年投放一次即可。”區城市河道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
經過凈化的水會進入消毒池,投加有效氯,滅殺大腸桿菌等有害細菌,達標后排入河道。源源不斷的清流通過生化池外的溢水池排入河道,而在河道內,區城市河道管理處也安裝了充氧曝氣設備,進一步降解河水中的各種污染成分,凈化水質。
自12月8日正式運行以來,這套系統每天能處理200多噸生活污水,而施家橋河支流的水質也愈加清澈。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條河有一處死角,水質改善還不明顯,河道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處死角由于地勢及河床等外在原因,目前無法進行曝氣,下一步將單獨采用其他措施如射流方式加以治理。
暴雨時啟動自動排水
這套智能污水處理系統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可以在暴雨積水時,進行自動化排水。除了接進兩根污水管道外,系統內的集水泵站還接入了杭二棉兩根雨水管道,下雨時,雨水也會通過雨水管進入集水泵井,達到系統設定的警戒水位時,系統會自動啟動排水泵進行排水。
在這個小型“污水處理廠”的旁邊,有一個泵房,泵房內安裝了污水處理系統的智能終端,終端上實時顯示設備運行狀況、集水井水位、MBR生化池水位。“每天進入集水泵井的生活污水是比較穩定的,水位維持在1.2米左右,一旦下雨,大量雨水流入集水泵井,水位就會快速上升。經過測算,如果暴雨時集水泵井水位達到1.8米,小區內就會積水。因此,我們將警戒水位設為1.8米,一旦達到這一水位,應急抽水泵就會自動開啟,將雨水排往河道,如水位仍繼續上升超過1.8米,第二臺抽水泵自動開啟,兩臺抽水泵同時開啟,每小時流量可達800-900立方米,降到一定水位后,抽水泵自動關閉。”城市河道管理處工程科楊登科介紹說。也就是說,只要在終端上設定啟動水位和停止水位,系統就會自動控制何時排水、何時停止,實現了智能化排水。
通過應急抽水泵排放的水將不經過生化井處理,直接排往河道。由于排放的水以雨水為主,不會對河道水質造成較大影響。這是城區河道試點的第一套生活污水自動化處理系統,其治污效果已經顯現,其排水效果如何,本報還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