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分質分類供水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勢在必行
2014-04-20 18:12:35
admin
260
據內蒙古晨報網2013年12月23日訊 大力推進中心城區分質分類供水計劃,推行安全飲水向健康飲水過渡是當前首府正在實施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針對該工程的具體實施現狀,12月22日,記者進行了探訪。
2個在建小區將試點
記者探訪5個實施分質供水試點小區了解到,有關部門此前對人和小區807戶居民進行了調查,其中有207戶同意、417戶不同意、183戶態度不明確。不同意的原因包括:有些家中已經裝了凈水設備、一些低保戶生活困難等;邊防家園也是由于資金問題致使試點工作難以推進;而新華聯·雅園由于已經完成了管道鋪裝,不具備重新鋪設管道的條件,所以也不能進行試點工作。目前,只有萬正·尚都和電力家園兩個在建小區正在進行管道設計,為下一步的施工做準備。
呼市水資源管理局副局長李鳳祥介紹,“我們組織專人通過到異地考察,了解到安裝直飲水管道設備的成本大約為每戶3000元,按照政府給出的優惠政策,每戶需要自己出1500元。目前不少家庭都以自行安裝了凈水設備為由不贊成再安裝直飲水管道。事實上,市場上的凈水設備價格都在3000元左右,而且每年需要再花100元左右對濾芯進行更換,這樣算下來其實還是引入直飲水管道是一勞永逸的選擇。”對3個小區試點工作難以推進的情況,李鳳祥表示,將另外找3個小區進行試點工作。
分質分類供水勢在必行
喝水不僅要安全,更要健康。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全市的自來水可以達到安全飲用水的標準,但是要想實現健康飲水,分質供水工程是必經之路。所謂的健康水就是運用生化及物理技術,對自來水進行深度處理,除去水中有機物、細菌、病毒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保留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同時采用優質、衛生的管材敷設一套獨立循環供水管網,將凈化后的優質水送入使用終端,供用戶直接飲用。經過凈化的健康水不但保持了天然水的活性,而且還有效去除了自來水中含有的威脅人體健康的有害物質。
李鳳祥坦言,如果家家戶戶都通上了直飲水,那就相當于把純凈水引進了自己家,擰開水龍頭接一杯就能直接喝,省去了燒水的時間和能源消耗。
李鳳祥說,近年來城市供水水源由單一的地下水水源轉換為地下水和黃河水兩個水源組成的供水水源。隨著城市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地下水利用程度已經達到104.0%,占可開采量的110.3%,地下水的大量超采導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從2003年開始逐步封停各類自備井以保護水資源,但是,一部分城市自來水沒有得到科學合理的利用,除了居民生活用水外,工業用水、建設項目施工用水及城市綠化用水均取用城市自來水。為了保護有限的優質水資源,分質供水勢在必行。
價格在可承受范圍之內
探訪中,多數市民對直飲水價格提出疑慮,擔心將來能否喝得起健康直飲水。
對此,李鳳祥以包頭為例,算了一筆賬。目前,包頭直飲水的收費標準為每噸160元,折合下來每一升的價格為0.16元,這與自來水每噸3元的價格比起來確實有些差距,但事實上,直飲水只用來飲用,做飯的話一人一天1.5升就足夠,一家三口每天4.5升,這樣算下來一個三口之家一個月的直飲水費將不超過22元。這比起從外面購買的桶裝純凈水要便宜的多。
至今,首府直飲水的定價還沒有出臺,李鳳祥表示,直飲水的價格水平也肯定在老百姓能承受的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