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水務兩臺凈水車四川雅安救災表現(xiàn)令災民無限感激
2014-04-20 18:12:33
admin
324
據(jù)沈陽日報網(wǎng)2013年12月26日訊 雅安,一個因大熊貓而世界聞名的地方。然而,發(fā)生于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的那場7.0級大地震,讓雅安蘆山縣城遭受重創(chuàng)——房屋垮塌,供水設施損毀,災區(qū)用水告急!
次日9時,沈陽水務集團接到國家住建部、中國水務協(xié)會指令,立即組織應急救援隊赴災區(qū)執(zhí)行應急供水任務。9時15分,集團黨委召開赴四川雅安抗震救災搶險緊急會議,包括水質(zhì)凈化、水質(zhì)檢驗、管網(wǎng)測漏等專業(yè)在內(nèi)的22人赴雅安抗震救災搶險救援小分隊迅即組成,其中八名隊員曾參加過五年前的汶川地震搶險救援。
災情就是命令。當天是休息日,22名隊員接到指令時,有的在逛街購物,有的在送孩子上學。他們來不及整理個人衣物,來不及和家人告別,匆匆趕往指定地點集結(jié)。13時30分,隨著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張國祥的一聲令下,小分隊攜兩輛凈水車、一輛水質(zhì)檢驗車(兼指揮車)、一輛管網(wǎng)測漏車、一輛后勤保障車,星火兼程奔赴災區(qū)。
70個小時 馬不停蹄奔蘆山
這注定是一次非同尋常的出征。五年前汶川地震搶險救援經(jīng)歷,使救援隊員對此次馳援的艱險有了足夠準備,他們攜帶的是一流的裝備,其中兩輛凈水車可從江河庫湖中取水凈化,出水水質(zhì)達到直接飲用標準,可滿足5萬人的飲水需求。
前方,災區(qū)群眾“我要喝水”的呼喊盤桓在耳;后方,社會各界的關注和22個家庭的牽掛縈繞于心。盡管災區(qū)道路崎嶇、余震不斷,災后疫情隨時可能來襲,困難面前,搶險隊員們選擇了堅強——他們不但代表著820萬沈陽人民,更代表著全國水務人。
一路上,救援隊翻山越嶺,馬不停蹄。車隊司機經(jīng)歷了穿越秦嶺的驚險考驗,隊員們克服了東北罕見的高山反應。渴了喝口礦泉水,餓了吃碗方便面。經(jīng)過70個小時的長途跋涉,23日22時30分,救援隊員頂著淅瀝飄落的雨滴,進入了震中蘆山縣城。
10日堅守 隊員未離凈水車
24日6時,天還一片漆黑,沈陽的兩輛凈水車就分別開赴災民密集的體育館和東風路口。連接,安裝,試車。10時,第一臺凈水車開始供水;16時,第二臺凈水車開始工作。看到甘冽的清水,當?shù)厍皝硪暡斓念I導舀了一瓢興奮地開懷暢飲,接著又以水代酒感謝沈陽人民。睹水思情,在場災區(qū)群眾、搶險隊員無不流下激動的淚水。
為了保證供水水質(zhì),質(zhì)檢員每小時一次實施監(jiān)測。凈水車連續(xù)工作,保障24小時不間斷供水。這不僅是對供水設備全天候運行的實地檢驗,更是對搶險隊員超負荷工作的嚴峻考驗。凈水小組成員困了就在車上打個盹,餓了啃口面包、方便面,10天沒離開過凈水車,甚至連救援隊的駐地在哪都不知道。當看到當?shù)貫拿窦娂姷絻羲嚽叭∷惪谕暤馗兄x沈陽人民在大災之時給他們帶來了生命之水的時候,隊員們將苦和累全拋到了腦后。
執(zhí)著與堅忍,為救援隊贏得了信任與贊譽。四川省總工會授予沈陽救援隊“工人先鋒號”稱號,災民們紛紛送來臘肉、蔬菜,志愿者還主動為救援隊送菜送飯,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17天征戰(zhàn) 回望蘆山滿意歸
4月27日,蘆山縣部分自來水管網(wǎng)開始恢復供水。地震的破壞,致使管網(wǎng)出現(xiàn)諸多看不見的漏點。9時,沈陽水務救援隊測漏小組進入現(xiàn)場。陰雨,險路,余震,給測漏工作增添了巨大的困難。隊員們并沒有因此放慢工作的腳步,第一天就檢出8個漏點。隨著漏點被一一修復,蘆山縣城自來水水龍頭里的水由時斷時續(xù)恢復到了正常出水。
強震過后的蘆山,余震不斷。可救援隊員們已逐漸習慣了這種晃動的生活,并為之起了一個風趣的名字叫“搖床”。5月1日凌晨2時,余震再次發(fā)生,大地劇烈抖動,并從深處傳來隆隆的聲響,但這絲毫沒有動搖他們抗震救災的決心:只要災區(qū)供水不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他們就要繼續(xù)戰(zhàn)斗。
5月3日,經(jīng)過專家評估,蘆山縣當?shù)刈詠硭芫W(wǎng)已具備了基本供水條件。至此,沈陽水務救援小分隊完成應急制水1464噸,折合桶裝水8萬余桶,完成檢漏26千米,檢出漏點38處,圓滿完成了災區(qū)應急供水救援任務。
17天的抗震救災經(jīng)歷,終生難忘。回望蘆山,那是一幅幅震撼心靈的畫面。蘆山搶險救援,見證了沈陽與災區(qū)人民心手相連、守望相助,共同抗擊地震災害的頑強與堅韌。沈陽水務集團赴雅安救援分隊的22名隊員,以對黨的忠誠,對災區(qū)人民的熱愛,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