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兩套反滲濾系統處理污水
2014-04-19 19:16:53
admin
567
據西江網肇慶2013年12月28日訊 目前,我市已建成2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位于高要市馬安鎮定江村下黎坑的肇慶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就是其中一個。近日,筆者實地走訪該處理場了解到,該場在垃圾填埋、滲濾液處理等方面都采用了現代化的新技術,達到國家《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要求,并在2009年被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評為Ⅱ級無害化處理場。
肇慶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總占地1072畝,在功能上主要劃分垃圾衛生填埋區和垃圾滲濾液處理區。據市垃圾場業務股股長李飛強介紹,該場主要擔負端州區、鼎湖區、高新區、高要市城區及周邊村鎮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任務,一年需處理生活垃圾量約20萬噸和處理垃圾滲濾液8萬立方米,并以每年10%速度增長。為應對我市生活垃圾產量增速,填埋區二期擴容工程已開始動工建設。
垃圾填埋是垃圾處理的第一步,怎樣才能使垃圾中的滲濾液“無害化”才是關鍵。在占地8005平方米的垃圾滲濾液處理區,筆者感受到黑漆漆的滲濾液變成合格清水的過程。
在垃圾場內,筆者看到,一個容量1.6萬立方米的調節池不斷匯入由擴容(一期)以及填埋場A、B、C區封場后所產生的黑色滲濾液,成了一個大“墨池”。“墨水”通過管道輸送至污水處理區進行“墨水”褪黑褪毒步驟。
沿著污水處理區車間生產線一路看去,“墨水”通過一排排的潛水泵和管道輸送至水質均衡系統。均衡池滲濾液經生化進水泵提升,經過濾器去除較大顆粒雜質,進入膜生化反應器MBR系統。
據李飛強介紹,在膜生化反應器MBR系統處理環節,污水進入系統經內回流方式在反硝化池、硝化池之間循環,實現有機污染物和總氮的大部分去除。硝化池出水進入后續反硝化,通過外加碳源的方式維持系統內生物活性,*終完成系統剩余總氮的去除,反應末端氧化池,通過潛水曝氣方式,保證出水中各類污染物等能滿足后續深度處理的要求。污水再通過膜的過濾作用實現泥水分離,分離后排入超濾清水儲灌,經過常壓和高壓兩套反滲濾系統處理,完成污水處理過程。污水經過勻質→反硝化→硝化→超濾→反滲透組合處理工藝,水質已達國家GB16889-2008《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污染控制標準》中的污水排放標準要求。
污水經膜的過濾作用后,分離出來的污泥又會如何處理?李飛強介紹,生化池泥水混合液進入外置式超濾系統,通過膜的過濾作用實現泥水分離,污泥回流經生化池以提高池中污泥濃度,部分污泥作為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濃縮池內的污泥經濃縮后,進入脫水車間,采用離心脫水機,脫水后的污泥運往填埋場進行填埋。
據筆者現場了解,污水處理區內還設置工作室,安裝了在線監控系統,采用現代化技術時刻監控污水處理過程中的各項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