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高新區光大中水回用中心形成一條完整循環“鏈”
2014-04-19 19:16:47
admin
378
據中國無錫網2013年12月29日訊 通過高的超濾、反滲透等膜處理技術,從工業企業收集來的污水短短時間內“變身”為達到飲用水標準的凈水。記者昨天在江陰高新區光大中水回用中心發現,該中心每天變廢為寶供給企業的回用水不少于1萬方,連同園區內已普遍實現自體中水回用的二十余家企業,形成了一條完整的中水循環“鏈”。據了解,江陰高新區通過巧施產業補鏈戰略,使園區內成員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初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循環經濟生態系統。*近,該園區獲批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
“節能減排技術每家企業都在實施,但‘單打獨斗’的分散狀態無疑限制了水氣渣綜合處理率和利用率的提升。”江陰高新區經發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循環經濟關鍵在“流動”和“轉通”,江陰高新區內聚集的企業在節能減排技術實施方面已具備一定基礎,以整個園區為單位打造“鏈”狀通道,可以使原本割裂的單位配套互補,上游企業的廢棄物可以成為下游企業的原料,形成暢通的資源代謝利用系統。
據介紹,江陰高新區將補鏈戰略的重點放在“綠色招商”中進行實施,吸引產業上下游配套企業在園區集聚。通過數年發展,目前已形成金屬新材料產業鏈、電子信息產業鏈、高檔紡織產業鏈、生物醫藥產業鏈等循環系統。如金屬新材料產業鏈以興澄特鋼、法爾勝、貝卡爾特等重點骨干企業為核心,東辰機械、大地機械、一同環保等優勢成長型企業為設備提供者。興澄特鋼還對廢鋼、廢鐵等進行回用煉鋼,并綜合利用廢氣、余溫等建設熱電廠,對內對外可輸送電和蒸汽。
強化靜脈產業鏈,打通園區企業的“微循環”,則讓成員之間進一步共享“增產不增污”的成果。據了解,目前該園區鋪設的污水管網達150公里,將有工業廢水的企業全部納管進行集中處理,部分優于自來水標準的中水可提供給企業使用;中糧麥芽的廢糧渣收集到飼料加工廠可加工成飼料進行出售;清泉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烘干后,在興澄特鋼焚燒處置產生的煤渣可用于制磚;而投資近千萬元完成的福匯紡織、申利集團、巨龍印染、濱江污水處理廠的污染干化焚燒系統,污染無害化處置率達100%,對園區內生活垃圾、揚塵等問題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作用。
串珠成鏈,織鏈成網,流通的系統提升的是實實在在的節能減排成效。記者了解到,江陰高新區近年來工業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單位工業增加值在綜合能耗、新鮮水耗、COD排放量、二氧化硫幾個數據上均實現了逐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