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可吸附污水中重金屬和污染物纖維膜研制獲獎
2014-04-19 19:13:57
admin
204
據中新網上海2011年11月12日訊 以“節水技術與水資源管理”為主題的首屆“Klaus Toepfer環境創新競賽”14日在上海落下帷幕,由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制的可吸附污水中重金屬和污染物的“纖維膜”獲得比賽一等獎。
此次比賽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共同主辦,聯合國前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前執行主任,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科首席教授克勞斯托普弗對競賽給予支持和指導。
據介紹,用此次一等獎獲獎作品《基于靜電紡絲法介孔纖維膜的制備及其在水處理中的應用》所提供的方法,制備出的纖維膜材料應用于污水處理時,能很好地吸附去除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相比粉末、顆粒吸附劑,具有制備簡單、成本低廉、吸附性能強、易于再生使用等優點。不僅可用于城市自來水廠給水處理工藝系統中,還可作為襯底鋪于垃圾填埋場防滲層之上,用來截留、吸收垃圾焚燒飛灰中的重金屬,擁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該項目組成員,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吳一楠介紹說,他們已經與上海寶山一家垃圾回收廠洽談,將該項目應用到該廠。他并強調了該項目的另一個優點,即經過解析、化學方法還原后,可以回收電子元件中的貴重金屬,例如手機、電腦中的貴重金屬,有很強的市場應用性。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副院長李風亭教授表示,舉辦此環境創新競賽,旨在當今大學生中間廣泛倡導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理念,鼓勵、引導大學生,特別是與環境專業相關的青年學生,以其獨創的科技理念和創新實踐參與到環境保護和建設中來。